比財務自由更重要的事-《夠了》讀後心得


夠了:回到理財初衷,跳出金錢困局
Enough: True Measures of Money, Business, and Life

  本書也是在綠角的網站看到的,本書的標題很妙:夠了(enough),對我來說這兩個字非常有意思,到底什麼是夠了?對於這段長假即將結束的我來說什麼是夠了?讀的書夠了嗎?理財的知識夠了嗎?為了這些原因我買了這本書,另外也想知道,對約翰.伯格來說,什麼才叫做夠了?
  本書作者為約翰.伯格(John C. Bogle)為先鋒集團(Vanguard)的創辦人,指數化投資的教父,另著有《柏格談共同基金》(Bogle on Mutual Funds)和《共同基金必勝法則》(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柏格創立了史上第一支的指數型基金,並且儘可能的將管理費壓低,讓基金的報酬可以回饋更多在投資人身上。他認為基金業該是強調服務和專業的產業,而不該只注重於銷售和商業。柏格在本書談的不只是基金,更談了許多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及理想抱負,以及告訴我們人生中到底哪些東西才是真正的寶藏。
  本書的缺點是,柏格並沒有提到很多理財投資的技巧,頂多只說到指數化投資,以及基金的高額管理費會對投資人造成危害,以及鼓勵長期的投資而不鼓勵短期的投機。談得較多的是柏格個人的價值觀:

關於金錢:

  對於金錢,柏格點出了金融業的問題,金融業本該是服務投資人的產業,但是在這個世代,金融業反而變成榨取投資人利潤的產業。而其中的基金產業更是令人堪憂,他們向投資人收取高額的管理費、手續費,而在這個投機的年代,基金經理人也沒有好好的採取長期持股的投資策略,反而是參與投機,提高股票周轉率。而許多衍生性的金融產品,柏格也認為太過複雜了,期貨、選擇權、擔保債權憑證,甚至本應以廣泛分散投資為目標的ETF,在美國中有871檔,只有21檔有這樣的作用,其他的槓桿型、反向型等等都太過「創新」了。柏格認為,這些創新的金融產品對投資人一點幫助都沒有,只會讓投資人分心!

關於經營:

  對於基金業,柏格認為財富管理是一門專業,「專業的基本特徵,是以負責、無私、明智的態度來執業,還要在專業團體與社會大眾之間,建立應有的倫理關係」,但是現在的基金業也經太商業化了,強調銷售的量而不強調品質,也不服務投資人,商業標準已經凌駕專業標準,而這也是柏格創立的先鋒集團想要克服的,讓專業可以重回主導地位。柏格心目中的先鋒集團,目標是成為為投資人所有、為投資人所治、為投資人共享的產業。

關於人生:

  柏格雖然在最有「錢」味的金融業打滾數十載,但讓人意外的是,對他來說人生不是拿來追求金錢、追求物質享受的。他追求的是18世紀的傳統美德,講究人品、德行。柏格認為創業家應該是「從事某種事業的人,也就是創辦並領導一個組織的人」,而不是現在的「受到賺大錢或貪婪的慾望所驅使而創辦新事業的人」。柏格並不是功利主義者,他相信真理相信天命,認為人生該為社會做出奉獻,而這些想法也正是21世紀所缺乏的。

柏格的夠了

  柏格談到和同業相比,他在金錢方面可以算是失敗者,他們比柏格有錢太多了,但是對柏格來說這樣的金錢已經遠遠大於「夠了」,柏格賺的錢夠他太太一輩子衣食無虞,也夠他的子女做想做的事情,但不會多到讓他們無所事事。因為在金錢上已經夠了,柏格認為更應該把心力放在無法用數字計量的地方,像是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的貢獻。

總結:

  讀本書的時候就像是聽一位睿智的長者說他的人生經驗,而這位長者不只在金錢上富足,也充滿了理想、責任和抱負。我想這是一般的投資書籍,或是說一般的財經作家少有的體悟,柏格以更宏觀的方式去看待金錢。柏格所擁有的財富和百大富翁比起來少很多,但他在基金業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賭的,對柏格而言,這些奉獻和付出這些無法用數字計量的東西,反而讓他感到更富足。
  「人生這場遊戲,關乎的不是金錢,而是如何用盡全力,來打一場革新自己、革新社會、革新國家和革新世界的戰役。」,柏格的理念著實激勵了我,也讓我重新去思考人生該有的抱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