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因是現代生活的基石-《蘋果橘子經濟學》讀後心得


蘋果橘子經濟學
Freakonomics:A Rogue Economist Explores the Hidden Side of Everything

  這本書很早以前在書店就注意到了,不過那時拿起翻,覺得裡頭滿滿的都是字,感覺生硬難懂就沒有買來看了。直到近期在綠角書局看到,又才把這本書買來看。不過這本書在網路上有個更響亮的名字:《魔鬼經濟學》,在The News Lens還有人寫了兩篇關於本書的文章:「經濟學家的魔鬼式思考」。個人不甚喜歡魔鬼這個說法,太過譁眾取寵,也不切題,本書的概念還是回到蘋果橘子會比較好解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問題看起來是顆蘋果,但其實切開來看會發現裡頭是橘子,而我們要用什麼刀子才能把問題切開呢?那就是經濟學!
  本書作者為李維特(Steven D. Levitt)和杜伯納(Stephen J. Dubner),李維特為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目前在芝加哥大學擔任經濟學系教授,而杜伯納則是紐約時報的指派作家兼記者,書中談到的概念其實很多部分來自李維特的論文,而杜伯納則幫忙潤稿。李維特是經濟學界的新起之秀,除了傳統的經濟學領域,他對平常生活中的謎團更有興趣,且擅於提出有趣的問題並且用經濟學的方式去解謎,像是:為何黑人父母給子女取的名字不利未來前途?為何毒販要跟老媽住在一起? 槍枝和游泳池何者比較危險等等。本書帶領大家揭發日常事物的“誘因”(incentive),打破傳統看法,解開常見事物的謎團。
  這本書我讀到的是擴充休訂紀念版的中文版(中文2010年版),在205頁之後的近100頁都是多出來的擴充,老實說後面那100頁真的不太精彩,還有很多是節錄作者自己部落格的文章,內容非常鬆散。如果對作者李維特有愛,再閱讀這部分就好,不然還蠻浪費時間的。
以下分享書中比較有意思的部分

關於誘因

  李維特提到,經濟學就是在研究各類的誘因(incentive),所謂誘因就是促使人多做好事、少做壞事的一種手段。而誘因大致有三種基本性質:經濟、社會、道德,有些誘因經常三者兼具。書中提到像是捐血的行為,就有人用來比較經濟誘因和道德誘因,發現如果給捐血的人一些小錢,捐血率反而下降,可見人們是因為道德誘而去捐血的。許多行為都可以用誘因來解釋,像是欺騙的行為,李維特提到欺騙是一種本能的經濟行為,以更少的代價獲得更多。真的非常有意思,像書中提到的小學老師作弊事件,會作弊的老師正是教學能力比較差的老師,所以他們才會幫學生作弊來提高學生的分數。用尋找誘因的方式去看問題可以帶給我們不同的觀點。道德代表我們理想中的世界,而經濟學則代表實際的世界,找到事物的誘因,就能順利的剖析事物。

資訊不對稱

  在交易中,一方擁有的資訊優於另一方,在經濟學稱這種狀況為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最常見的就是專家和一般民眾的互動。書中提到的房仲,平常人一生買賣房子可能沒幾次,但是房仲卻擁有附近房價的完整資訊,而房仲最會的把戲就是化資訊為恐懼,如果客戶打算買房子,就說:「現在時機大好,到處都在漲」,如果客戶打算賣房子,就說:「現在市場正在暴跌,你真的需要仲介的協助」。房仲關心的是成交量,他們一點都不會關心客戶有沒有拿到好的價格。雖然網路的出現已經讓資訊不對稱的狀況有所好轉,但它依然存在。身為專家,該做的應該是提供資訊,而不該是利用資訊謀取不義之財,真的要謹記在心。

父母「是」什麼VS.父母「做」什麼

  書的後半段提到美國在1990年代做的一項研究(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研究兩萬名以上學童從幼稚園到五年級的學習情形,並收集學童的基本資料和家庭結構、社經地位、父母教育程度等等,最後將許多變因和學童的學習情形做回歸分析,來看看哪些因子和學童的成績有關,哪些則沒有。其中像是父母教育程度高、父母社經地位高、家裡有很多書和小孩的成績成高度正相關,但是家庭關係親密、父母會帶小孩上博物館、父母幾乎天天念書給小孩聽等等則和小孩的成績沒有關係。很神奇的,父母本身是什麼,似乎比父母對孩子做了什麼還重要。不過這樣的影響似乎是因為IQ主要是遺傳的關係,書中也有提到,當孩童脫離只靠IQ定勝負的學齡後,像是日後升大學、找到好工作、結婚等等,父母做什麼影響力又會高過父母是什麼了。

總結

  這本書算是娛樂性十足,許多章節讀到都會驚呼連連,沒想到蘋果切開來裡頭真的是橘子,但是教育性區卻相對低落,讀完後對經濟學的概念可能連皮毛都還是不知道,更別期望自己也能用經濟學的方式去看問題。不過我還是學到了,一件事情不能從單一觀點去看,除了理盲濫情外,需要更多科學、經濟學的角度去看。我想Freakonomics一點都不freak,我們的世界需要更多這種觀點和思考方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