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生活的重心-《最有生產力的一年》讀後心得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這本書,不只提供了增加生產力的方法,你也會在追求生產力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最在乎的價值。

  其實我在大約一年前的時候就買了這本書了,當初會買是想說,要讓自己的這一年充滿生產力,但是買來才讀到第一部分,我就把它擱在一旁了,因為有其他更喜歡的書要讀。一直到最近才發現,這本書莫名其妙居然紅了起來,從各大部落格到很多說書的youtube頻道都在談論這本書,因此我又重拾這本書,這次一口氣把它給讀完。
  本書的作者是克里斯·貝利(Chris Bailey),曾經只花了一周的時間就看完TED的296場演講,因此被TED封為「可能是史上最有生產力的人」。Chris從高中時就對研究生產力感到非常有興趣,大學畢業後他開始了他的「最有生產力的一年」計畫,也就是在這一年中嘗試各種有可能提升生產力的方式,透過親身實驗並且把結果放到部落格上,很快的就受到各界的矚目,最後Chris整理了這一年實驗中,可以確實提升生產力的方法,並且寫成本書。

定義生產力

  本書一開始就花了一些篇幅來定義生產力:「生產力跟你『做』多少無關,它只跟你『成就』多少有關。」我們可能都會認為提高生產力就是可以讓自己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可以完成很多事情,一口氣處理非常多的任務,但這樣的方向其實完全錯誤,這樣做可能只是瞎忙一場。
  書中的第一個練習就是要大家先確認自己的價值觀,你必須發掘出你想要提升生產力的深層理由,找出自己的價值觀,找出自己想追求的是什麼,朝那個方向去提高生產力,才會有意義,不然只是瞎忙罷了!
  在來是作者明確的把生產力的三要素定義出來,第一個是時間,我想這很懂,大家都知道要做好時間管理。第二個是專注力,第三個則是精力,這兩項是我覺得自己平常很少會去注意的部分,書中有一項練習是要一整天二十四小時逐時去追蹤觀察自己的精力,我們不可能一整天都很有精神,透過找到自己最有精神的時間,才能把重要的工作,放到適合的時間去完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點法則

  本書在第一部的地方就提到了三重點法則,可以說是本書最有效用的法則,這個法則很簡單,就是列出你今天要完成的三個目標和你這週要完成的三個目標。一開始可能會覺得有點困難,可以先試著把今天想要完成的目標通通列出來,再從重挑出最重要的和第二第三種要的。
例如:
到書店挑一本書
寫好《最有生產力的一年》讀書心得
練好盧廣仲新歌:魚仔
安排下周讀書計畫
運動30分鐘
從中挑出前三重要的:
一、 寫好《最有生產力的一年》讀書心得
二、 安排下周讀書計畫
三、 運動30分鐘
  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天啊!一天只做三件事情會不會太少?但事實是,當你把最重要的(最符合你價值觀的)三件事做好,它的意義遠大於你做了十幾件不重要的是。當然不是說做完三件事就不能再做其他事,三重點法則是一種聚焦的練習,它讓你習慣找出最重要的事,並且把時間精力花上面。如果還是覺得很難想出哪三件事是最重要的,作者提供一個不錯的方法,就是想像你在這天要結束時,哪三件事沒做會讓你非常後悔?,同樣的方法可以用到一周甚至是一生,想像自己生命將盡時,沒做那些事會很後悔? 這些會讓我們後悔沒做的事,正是我們需要努力去達成的事。

實質增加生產力

  前面的方法,主要在確立目標,弄清楚努力的方向,如果是本來志向就很明確的人可能會覺得沒什麼用處(對我是還蠻有用處的啦,戰略一直都比戰術來的重要),書中的後面幾部開始提到一些增加生產力的方法,真的非常多,從老生長談的運動到西方很紅的冥想都有,老實說每項都要做到真的有難度,但其中有幾項值得拿出來討論,因為這些不只是方法,而是可以讓我們對工作本身可以有新的看待方式。
  作者提到人人都會拖延,而會令人拖延的任務通常有六大特質:無趣、令人受挫、困難、毫無條理或不夠明確、缺乏個人意義、缺乏內在報酬。當一件任務具有愈多以上特質、程度愈嚴重,你就愈不喜歡,也愈有可能拖延。很有趣的事,許多工作都有這樣的特質,而作者也提到:「它們之所以有價值、富含意義,是因為它們很難做到,這就是為什麼做好這些任務會讓你拿到基本工資以外的報酬」,工作的本質本來就有一些無趣的部分,不過我們可以用一些方式來逆轉,像是自我獎勵、制定計畫等等。但是作者也提醒,如果你發現自己在工作上經常拖延,那可能要考慮換份工作了!
  再來是時間管理的部分,作者認為與其做好時間管理,不如花更多心力來管理你的精力和專注力。作者親身實驗一周工作九十小時和一周工作二十小時,發現工作九十小時,只比工作二十小時多做了一點事情而已! 然而可怕的是,作者提到:「即使白紙黑字清楚寫明,長時間工作週和短時間工作週所完成的成就一樣多,我仍然感覺長時間工作的生產力高出一倍」。在短時間內把事情高效率的做好,會比一味的延長工作時間,卻降低效率來的有用。
  偏偏我們在遇到艱難任務時,慣性的想法就是延長工時。例如說下星期有一個重要的報告,我下意識想到的就是要生出很多時間來完成這個報告,而不是如何在有限時間內提高工作效率。

生產力毒品

  作者點出了生產力的迷思,工作中很多看似有生產力的作為,其實根本在扼殺生產力。例如:「要下班了事情做不完,所以加班,今天加班到很晚,生產力爆表。」還有「今天處理了幾十件任務,雖然都是雜事,但我今天做了那麼多事,應該生產力滿點吧!」,延長工時和多做些雜事,就像是生產力的毒品,它讓我們自己為很有生產力,但事實上是一點生產力也沒有。想要提升生產力,應該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效率,以及把力氣花在對的事情上面。
  從前我們只學到好好管理時間,以為時間越多我們就能做越多事,作者確實顛覆了我的想法,多花些時間可能只會多做些雜事。學會聚焦,把注意力和精力花在重要的事情上,才會提升生產力!

總結: 找回生活的重心

  「生產力和幸福是同步的。事實上,你愈快樂,你就會變得愈有生產力。」,書中後面章節的結論,看起來可能會覺得是老生常談,多運動、充足睡眠、不喝含糖飲料、忌咖啡茶酒精、少用社交軟體、冥想等等,但每一項作者都有親身實驗過,也確定這些是真的有效的。你會驚覺,高生產力的生活不是那種拼命三郎似的工作、每天熬夜爆肝,犧牲睡眠運動的方式,反而是更健康更樂活的方式。這也可能是為什麼臺灣工時那麼長,也拼不出個什麼成果。如果平常覺得很忙,覺得時間不夠用,我們要的可能不是更多的時間,而是重新聚焦自己的人生,並且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好好運用自己的精力和專注力,讓自己變得更有生產力,也更幸福。

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擊下方的”Like”支持我,它是免費的,但我可以透過”Like”得到實質的回饋喔(1 like 大概等於 0.05 TWD)!!

在〈找回生活的重心-《最有生產力的一年》讀後心得〉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