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毅力》讀後心得

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
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第一次認識這本書是在重慶南路的金石堂書店書架上看到的,本書和《姿勢決定你是誰》很像,都是先有TED演講再有書籍出版,本書是源自 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短短六分鐘的TED演講,在Facebook的動態上也有看到朋友分享本書,恰巧最近拿到了圖書禮卷,就到金石堂把書給買下來,當然也是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可以很有恆毅力囉!
  本書作者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博士為2013年的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hip )得獎者,曾在麥肯錫公司工作過,後來轉職學校教師,在紐約教導十二、三歲的年輕人數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她發現學生的資質並不保證成就,有數學天賦不見得數學成績就很好。為此作者陷入了迷思,如果天賦和成就無關,那什麼才會和成就有關呢?為此她投入心理學界,專門研究成功人士是如何成功的,並指出「恆毅力(grit)」就是其中的關鍵。
  我在讀這本書之前其實沒有先看過作者的TED演講,讀完書後再回去看,發現演講中提到的內容其實相當少,作者在這本書中歸納了更多的理論和實例來讓大家更進一步地了解恆毅力以及如何培養恆毅力,算是誠意十足的一本書,相較起來《姿勢決定你是誰》的內容就和TED演講差不多。覺得這種先有TED演講再出書的內容讀起來都很相似,比較像是在讀科普書籍而不是心靈書籍,當然在檢視作者的理論時也難免會用科學的角度去檢視。書的前半段有實驗證據指出,成就和恆毅力有關,但是書的後半段有關恆毅力的培養,作者只提出她的推論和個案實例,目前並沒有實驗可以證實,算是本書較可惜的地方。
以下是書中特別有心得的部分:

1. 被過分強調的天才

  「太在意天分可能是有害的,把焦點集中在天分上,可能讓我們忽略掉其他的一切。」這是一個天才崇拜的社會,當社會上有傑出的人才或有成功人士時,我們最喜歡給他們加上「天才」的頭銜,天才棋士、天才兒童、天才OO、資優OO,在閱讀本書前我以為這是台灣才有的現象,在讀完後才發現原來全世界都是這個樣子。「當我們無法輕易解釋,一個人如何靠經驗和訓練展現出超乎尋常的成果時,我們習慣直接把那個人視為天才」,想想在學校時,我們最喜歡把第一名視為天才,因為第一名上課的時候跟大家一樣,下課也會和大家玩,但不知怎的考試就是考最高分,其實我們根本沒看到第一名為了課業下了多功夫。而音樂家更是如此,在舞台上演奏樂器渾然天成的感覺,彷彿他們是天生就會樂器似的,但自己有練過吉他就知道,台下的辛苦練習是沒人會知道的。恆毅力才是讓這些人有成就的關鍵,但是這項能力看起來太過平凡,因為沒有人想看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辛勤練習,大家都只想看舞台上絢麗的一瞬間。作者用恆毅力量表將恆毅力量化,發現美國大學生能否順利畢業和恆毅力相關卻和入學成績無關。

2. 找到興趣,培養出恆毅力

  「我們也許羨慕那些以熱情為業的人,但我們不該誤以為他們摸索的過程和一般人有所不同,他們可能也花了好長一段時間尋找真正想做的事。」書中提到關於興趣的部分,真的是令人欣慰,讓我一直以來的困惑得以釋懷,那就是未來的科別,我一直以為別人都是突然愛上某個科別的,就像遇到一見鍾情的女生一樣,但這其實是浪漫且幼稚的想法。很多事情的微妙及令人滿足之處,是堅持投入一段時間、深入摸索以後才會感受到的。不可能剛到某一科就覺得非走這科不可,應該是第一次RUN覺得有興趣,再來RUN第二次也發現有興趣這樣不斷累積下去才是。而對於工作也是一樣,我們不可能一開始就愛上工作,工作的熱情來自於一點點的發現,加上大量的培育發展,以及一輩子的深度耕耘。就和談戀愛一樣,這是一種累加疊積的過程。

3. 刻意練習

  一萬個小時定律相信大家都聽過,但其實重要的不是練習的時數而是練習的品質,作者提到這些有高恆毅力的人和一般人不同的是,他們的練習是「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他們會鎖定整體表現中的特定面向,針對尚未突破的特定弱點,有意識地挑戰還無法駕馭的部分。有在玩樂器的人一定知道刻意練習代表什麼,練琴一小時,可以一小都在彈已經熟練的曲子開心度過,也可以認真的練新曲子或是把舊曲子中容易失誤的地方挑出來彈,把節拍器打開來練音階等等。刻意練習一點都不輕鬆,但這樣的練習才是真的有在進步,不然都是在打混摸魚浪費時間。作者也提出了刻意練習的基本步驟,那就是設定目標、全心投入、即時回饋、不斷檢討進步。這也讓我從新檢視生活中的一些休閒活動到底有沒有目標,彈吉他沒有設定目標就不會有進步,讀書沒有目標就不會增長知識,我想這些休閒活動可以少一點隨興、多一點刻意,自己也才能有所成長。

總結: 多拼一點,別給自己偷懶的藉口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要勤奮努力,但總覺得這是八股的想法,或是只會出現在偉人傳記裡的偉大情操,本書作者用科學告訴我們:努力是有用的,而且遠比天份重要。在測過本書附的恆毅力量表後,才驚覺自己的恆毅力實在不夠高,只有PR60……,也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或許真的是小聰明用得多,真正的努力卻不夠,也喜歡把別人的成就歸因為別人比較聰明。是時候讓自己多努力一些了,相信自己有能力變得更好,可以漸漸成長,慢慢在工作中找到熱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